首页>新闻动态>行业资讯

中国移动M2M物联卡技术要求

作者: 蓉易创物联          阅读量: 3693

中国移动 M2M物联卡技术要求

 

根据应用场景、技术实现的不同,目前的M2M物联卡分为两种形态,包括:MP普通物联卡、MS贴片物联卡。本标准对于两种形态定义的技术指标属于通用要求,具体行业的定制要求不在本标准定义范围之内。

 

1. MP普通物联卡 

 

1.1. MP普通物联卡简介 

MP卡是M2M Plug-In卡的简称,指采用能够适应特殊环境要求的特殊芯片,以及特殊卡8 基材料(包括但不限于注塑、陶瓷等),但外观与普通SIM卡相同的卡。MP卡物理性能较高,因此可以满足更长使用寿命和更恶劣环境的要求。MP卡保持与普通SIM卡相同的外观及接口,所以终端无需修改,但无法满足防震动和防氧化的要求。采用MP卡形态,要求对芯片硬件、芯片封装工艺和卡基材料都做相应的改动,以达到本标准所要求的性能指标。 MP卡根据具体的行业应用,可以分为MP1、MP2、MP3三个不同等级的产品。

 

1.2. 物理特性 

 

1.2.1.技术指标 

MP1卡:

 

1 MP1卡硬件指标列表

1.png 

 

 

MP2卡:

 

2 MP2卡硬件指标列表

2.png 

3.png 

 

 

MP3卡:

3 MP3卡硬件指标列表

 

4.png 

 

1.2.2.格式与布局 

MP卡与普通SIM卡完全相同,遵循《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卡管理体系-SIM卡基础技术规范 (2001年12月)》规范要求。

 

1.3. 电气特性

MP卡的电气特性应遵循《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卡管理体系-SIM卡基础技术规范(2001年12 月)》和《ISO/IEC 7816-3》规范要求。

 

1.4. 传输协议 

MP卡的传输协议应遵循《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卡管理体系-SIM卡基础技术规范(2001年12 月)》和《ISO/IEC 7816-3》规范要求。

 

2. MS贴片物联 

 

2.1. MS贴片物联卡简介 

MS卡是M2M SMD卡的简称,是一种专为机器用SIM卡设计的产品平台,它完全具备传统SIM 卡的全部功能。同时采用SMD贴片封装工艺使得SIM卡芯片可以直接焊接在M2M模组上或终端内部,以实现紧密牢固的物理连接和可靠的接口通信。由于SMD封装形式较多,本标准重点规定采用QFN封装的两种形式,这两种封装形式的SIM卡在物理特性、电气特性和传输协议方面完全相同,不相同的是封装尺寸和管脚定义。

 

2.2. 物理特性 

 

2.2.1.技术指标 

MS0卡:

4 MS0卡硬件指标列表

5.png 

 

MS1卡:

5 MS1卡硬件指标列表

6.png 

7.png 

 

MS2卡:

6 MS2卡硬件指标列表

8.png 

 

 

2.2.2.格式与布局 

本标准规定以下的MS卡的格式与布局。

 

2.2.2.1. QFN5*5-8 封装

9.png 

1 QFN5*5-8封装芯片底视图

 

10.png 

2 QFN5*5-8 封装芯片顶视图

 

 

11.png 

3 QFN5*5-8 封装芯片侧视图

 

QFN5*5-8芯片的8个管脚中,5个管脚应与无线模块的相应设备相连,3个管脚不用。下表为管脚定义:

 

7 QFN5*5-8 封装芯片管脚定义列表

12.png 

 

2.2.2.2. QFN5*6-8 封装

QFN5*6-8封装芯片格式与布局从三个方面描述,分别是底视图、顶视图、侧视图。

13.png 

4 QFN5*6-8封装芯片底视图

 

14.png 

5 QFN5*6-8封装芯片顶视图

 

15.png 

6 QFN5*6-8封装芯片侧视图

QFN5*6-8芯片的8个管脚中,6个管脚应与无线模块的相应设备相连,2个管脚不用。下图为管脚定义:

16.png 

7 QFN5*6-8封装芯片管脚定义

 

2个和第3个管脚同时只有一个为I/O脚。在电路设计时,如果不明确,可以将这两个管脚直接相连。

下表为管脚定义:

17.png 

8 QFN5*6-8 封装芯片管脚定义列表

 

 

2.3. 电气特性 

MS卡的电气特性应遵循《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卡管理体系-SIM卡基础技术规范(2001年12月)》和《ISO/IEC 7816-3》规范要求。

 

2.4. 传输协议

MS卡的传输协议应遵循《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卡管理体系-SIM卡基础技术规范(2001年12月)》和《ISO/IEC 7816-3》规范要求。